
这几种原因引起的低血糖,不常见但很危险,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




这几种原因引起的低血糖,不常见但很危险,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
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 3.9 mmol/L 时即为低血糖。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几乎每一位糖友都可能出现过低血糖。就诊时,医生也会反复给糖友交代有关低血糖的事。
众所周知,用药不当、运动过量或没有按时进餐容易导致低血糖,实际上临床上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也可以导致低血糖,虽然不常见但一样危险,糖友一定要警惕!我们一起看下面这个病例。
胃轻瘫引起的低血糖
王先生65岁,退休教师,有糖尿病史15年,最近几年口服二甲双胍联合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控制血糖,他平时比较注意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并经常自我监测血糖,血糖控制尚可。
但他最近发现餐后2小时血糖总是偏低,有时比餐前血糖还低,甚至有一次还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差点出现意外,以为是吃饭少了,于是就有意识的多吃点饭,结果不但血糖仍时常偏低,而且胃里总是饱胀不舒服。
王先生纳闷了,人家低血糖多是空腹或运动量大的时候出现,我怎么饭后会出现低血糖,吃多点饭也还是血糖低?带着疑问王先生去看了医生。
医生详细询问了他最近用药情况和血糖监测情况及发病经过,怀疑他出现了糖尿病胃轻瘫,就建议他先做钡餐透视初步检查下,结果显示胃蠕动缓慢,胃里有大量潴留液,基本上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胃轻瘫,医生告诉他:“你的反复餐后低血糖是胃轻瘫引起的”。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胃肠道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主要是以胃动力低下、排空延迟为临床特点。合并胃轻瘫的糖友由于胃排空延迟,食物长时间滞留在胃中而无法进入肠道,导致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吸收的时间延后,使降糖药物的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不匹配,因而容易导致餐后低血糖。
针对这种原因引起的低血糖,除积极治疗胃轻瘫外,还需要增加血糖监测次数,如加测餐后1小时、3小时血糖,记录好数据,寻找血糖变化规律,找出原因,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如给予半流质饮食,或比较容易消化的饮食)和治疗方案。
胃轻瘫引起的餐后低血糖的临床症状一般不是太严重,口服葡萄糖或吃点含糖食品一般就能缓解。
导致低血糖的其他原因
那么,临床上除糖尿病性胃轻瘫之外,作为糖友还有哪些我们不太熟悉的导致低血糖的原因呢?针对这些不常见的原因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下面笔者给予总结。
1.过量或空腹饮酒引起的低血糖
逢年过节,好友聚会,难免喝几杯小酒助兴,一杯又一杯喝下去,问题就来了。饮酒容易导致低血糖,又称酒精性低血糖,既可发生于餐后,又可发生于空腹。
酒精可抑制肝糖异生及肝糖原分解,特别是在肝糖原储备不足或同时口服胰岛素促泌剂等药物的情况下,空腹饮酒可导致低血糖。
饮酒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明确危险因素,临床上约有20%的严重低血糖发作是饮酒所致,而且由于酒精对中枢系统的抑制,可掩盖低血糖症状、损伤机体对低血糖的负调节反应而更加危险,如果不能早期识别纠正,有可能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应对措施:空腹绝对不喝酒,以免导致严重低血糖;不要喝高度烈性白酒及喝勾兑甜品饮料的酒;控制酒精饮入总量,不要超量、超次喝酒,原则上每周在1~2次以下,且不可超过饮酒量上限。
注意所服用的药物与酒精是否有禁忌。肝功能不良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戒酒。饮酒后一定要监测血糖,并采取一些预防低血糖的措施。
2.胰岛素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导致低血糖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友长期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会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出现硬结,会延缓对胰岛素的吸收,可能造成餐后血糖先高后低。
应对措施:注射胰岛素前要注意检查注射部位的皮肤,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或硬结等现象,应立即停止在该部位注射。经常轮换注射部位,可避免出现皮下脂肪增生。
3.肝肾功能不全导致低血糖
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糖友,如果出现肾功能不全会导致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的清除能力下降,导致胰岛素或降糖药在血液中蓄积可导致低血糖。肝功能不全的糖友由于肝糖原储备不足,也很容易出现空腹低血糖。
应对措施: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物的用法及用量。
4.妊娠糖尿病分娩后低血糖
有一部分患妊娠糖尿病的糖友需采用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胰岛素剂量随妊娠月份增加而递增,但至妊娠后期,胰岛素需求量可能减少,分娩后,随着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明显下降,产妇的血糖也随之降低,多数患者不再需要胰岛素治疗,如果胰岛素没有及时减量或停药,也容易发生低血糖。
应对措施:妊娠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血糖,根据妊娠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糖尿病合并妊娠者,需减到孕前量或停用胰岛素,一般先减至孕期用量的25%~40%,尤其是母乳喂养者更应适当减少产后胰岛素用量。
5.反应性低血糖
人进食后血糖会升高,大约30~60分钟血糖达到高峰后下降,血浆胰岛素水平也在30~60分钟上升至高峰,为基础值的5~10倍,随后下降,3~4小时恢复到基础水平,所以正常人进餐后血糖虽然有升高,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可出现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和过多(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维持在较高浓度而不能回复到基线水平,而此时体内葡萄糖已消耗殆尽,胰岛素相对过多,于是产生了反应性低血糖,因而在餐后出现血糖较低,甚至低血糖。临床上有些糖尿病患者的首发症状就是反应性低血糖。
应对措施:由于反应性低血糖与胰岛素分泌过多和高峰延迟有关,所以在积极早期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注意饮食调整,每天在主食上需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体力活动而定,尽量少吃富含碳水化物的食品(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蔗糖等吸收较快),适当增加高蛋白质,高脂肪,富含纤维素的膳食,这样有利于延缓糖类的吸收速度,从而适应胰岛素分泌过多和高峰延迟的病理情况而预防低血糖。
低血糖的正确处理方法
1.如果意识清醒,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进食快速起效的含糖量约为15-20克的食品:指南建议吃2-5个葡萄糖片(要是能买到,备着点)或10块水果糖、两块方糖,或150-200毫升新鲜水果汁及其他含糖饮料,或一杯脱脂牛奶,或一大勺蜂蜜。
进食后15分钟要复测血糖,有一个原则:“吃15(克),等15(分钟)”血糖值以3.9mmol/L为标准,可以多次循环,直到血糖超过3.9mmol/L。
血糖恢复正常后,如果距离下次进餐还有一段时间,要适当补充零食。当血糖恢复至正常,要进餐或者零食来保持血糖稳定,这是帮助机体恢复糖原储备(比如面包、饼干这些含多糖的食物,在人体内会经过分解再吸收,使血糖得到一定时间的维持)。
2.如果家人发现糖友已经出现喝水呛咳,或昏迷状态,就不要再进食任何食品了,否则有窒息风险,此时应该侧躺保证气道畅通,并拨打急救电话;如果糖友感觉嗜睡、反应迟钝,也应拨打急救电话,家属陪伴直到急救人员赶到。
神志不清的糖友,入院后紧急给予胰高糖素1毫克肌注或静脉注射;或静脉推注高浓度葡萄糖25克,15分钟复查血糖,若血糖仍≤3.9 mmol/L,再给予25 克。直到神志清醒,血糖恢复正常。
3.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发生低血糖时,一定要记录下来,尤其要记录清楚所有可能的原因(也就是你在发生低血糖之前的24小时里都做了什么),方便下次就诊时告知主诊医生。

今日热门评论
-
李呈
219
5
血糖异常之低血糖原因分析
常常说,低血糖比高血糖严重,主要是低血糖发展的速度较快,伤害人体的速度比高血糖带来的伤害快,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识别。
-
邦文
161
18
我应该选择吃药还是裸奔好?
多个群里经常有人问,确诊治疗出院后控制稳定,是继续吃药还是裸奔呢?我的意见是继续吃药,再稳定多半年或一年才考虑,不用急于裸。今天我就用一些自身的数据来解释一下我的坚持理由。
-
周星迟
83
14
解读家用血糖仪准确性
不要轻易靠对数字的直觉下判断,前提是对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关键要看你的仪器能否提供有效判断! 这类仪器的关键,是可靠性,可靠性比准确性还重要。
-
糖小护
63
19
用一句话形容你为控糖作出的努力
是不是用心就能控制好血糖?但至少我理解的是,有没有努力,真的很重要,起码血糖不会差到哪里去。
dnurse_4958701303228800
我测血糖,经常餐后3小时3.3左右,说是有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现在住院接受治疗。
dnurse_9198521300550400
刚确诊糖尿病的时候,错误的相信饥饿疗法,饿到低血糖,差点命都没了,被医生好一段说。
亮_154647234887141300550400
经常低血糖,身上常年挂一些牌子和一些糖果,低血糖的感觉不好,眼前一黑,耳鸣,就晕倒了。
查看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