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1型糖尿病能治愈吗?

【分享】

自胰岛素的发现及治疗应用后,使得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大大延长,但目前的医疗手段,1型糖尿病仍不能治愈,注射胰岛素依然是1型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考虑到每天主要扎针注射3~4次,使用不便,有痛疼感,私密性也不好,严重影响1型糖友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交友。因此,我们都希望1型糖尿病能够早日治愈。

更重要的是,谁也不想自己得病,希望疾病都能够被治愈!


NO.1

每天注射这么多次,

现在有没有口服胰岛素?


目前的医疗技术,世界上仍没有口服胰岛素剂型应用于临床治疗,现在报道的信息是属于研究阶段,切勿相信所谓的“口服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信息。


为什么胰岛素不能口服?

由于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直接口服胰岛素会因酶解或化学降解作用而失活,所以,要实现胰岛素的口服给药方式就必须克服唾液和胃肠道消化液对胰岛素的消化作用。因此,如何保护胰岛素在口服后完整的进入血液循环发挥生理作用是最大的难题。


为此,国内外药学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研发新型口服胰岛素释放体系,以一定的载体包埋胰岛素,以避免胰岛素被胃肠蛋白酶降解,提高其在胃肠道内的稳定性,并有利于肠道黏膜对胰岛素的摄取和转运,将胰岛素包埋于载体中,还可以缓释胰岛素,延长其作用时间。


我们共同期待,有一天胰岛素可以口服,不需要注射,以减少糖尿病人的注射痛苦。


v2-1d55d9edfbc485ba233db2e8163c3a8c_720w.jpg


NO.2

1型糖尿病治愈新希望


目前对于1型糖尿病治疗中,口服胰岛素、胰腺及胰岛移植、干细胞治疗最为引人注目,也是未来可以治愈1型糖尿病的新希望。


胰腺及胰岛移植

胰腺移植和胰岛(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细胞团,成人胰腺约100万个胰岛,约占胰腺体积的1.5%)移植是目前唯一可部分或完全恢复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胰腺及胰岛移植存在诸多目前无法克服的问题,如:胰腺供源稀少、免疫排斥反应、术后风险大、费用高等原因,目前并不适用临床常规治疗。


胰腺移植

胰腺移植已成为治疗糖尿病1型,特别是肾衰竭、尿毒症等1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方法,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具有正常功能的胰腺组织,术后能生理性调节胰岛素的分泌,维持正常血糖,阻止和逆转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术后的健康状况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世界上首例成功的胰腺全器官移植于1966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完成,进入21世纪,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植胰腺和接受移植的病人的存活率都大大提高,在各种脏器移植中,胰腺移植是仅次于肾脏移植、肝脏移植与心脏移植,占第4位的器官移植。根据国际胰腺移植登记委员会(International pancreas transplant registry, IPTR)的数据,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全世界已经实施胰腺移植至少35000例。


由于胰腺移植术属于大型手术,创伤面大,手术临床风险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包括术后血栓形成、排斥反应、感染等,急性排异反应和慢性排异反应是引起移植胰岛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胰腺移植绝大多数用于同时需要接受肾脏移植的患者。


胰岛移植

胰岛移植是将供者胰腺中的胰岛经体外提取和纯化后,然后通过门静脉移植到肝脏,以弥补严重胰岛功能丧失,改善脆性糖尿病状态,稳定糖代谢。胰岛移植方式更接近生理状态下的胰岛素代谢途径,较胰腺移植具有安全、简单、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在我国,少部分医院有短期胰岛移植成功的病例,如2019年2月,深圳首例胰岛移植成功病例,不在使用胰岛素治疗。但长期、大样本的胰岛移植成功病例缺乏,不属于临床常规治疗。


干细胞治疗

人体自身有干细胞,是有可能生成新的胰岛细胞,但目前干细胞治疗,尚处于临床应用前的研究和观察阶段。目前尚不能用于临床常规治疗。


摄图网_401801263_<strong>糖尿病</strong>胰岛医疗插画(企业商用).jpg


NO.3

写给需要的糖友们


现阶段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是“降低血糖“以及“减少并发症”,做到可治可控,但做不到治愈。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1型糖尿病可以被治愈。


在能够治愈糖尿病之前,是否更应该严格控制饮食、规律运动、按时用药,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延长预期寿命,更有机会等到“治愈”的那一天,不是吗?


最后提醒,各大家长和朋友,切勿听信“治愈”糖尿病的偏好或治疗方法,花钱不仅还错过治疗时机,伤害身体。




以上内容由糖护士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分享。

责任编辑:孔磊

责任排版:糖小护-小涛

图片来源:摄图网


糖小护微信号-888.png

免责申明.png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