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一天究竟要查多少次血糖?

【分享】

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监测血糖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患者不知道一天要查几次血糖,查空腹和餐后血糖到底有什么区别。


让我们给您详细介绍一下监测血糖的几个指标和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家怎样进行血糖监测?


血糖仪糖尿病患者的标准配置、必备工具。除了在医院做检查,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家通过快速血糖仪来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

在门诊,仍有少数患者从来不监测自己的血糖,总是凭感觉。


今天头有点晕、口干明显、尿多,就觉得可能是血糖高,少吃一点。这是非常不科学、也是不可取的,容易延误病情。


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非常重要,虽然目前糖尿病的发病机理还不是非常清楚,还不能完全根治,但血糖控制的好坏,对其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血糖控制好的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预期寿命也不会被影响。


ÉãÍ¼Íø_400074693_wx.jpg


1. 常用的监测指标

(1)空腹、餐前和餐后 2 小时血糖:这是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常规点,一般采用指尖毛细血管血糖。这是当时的即刻血糖,但需注意仅凭这个结果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2)尿糖:在无条件或条件受限的地方,检测尿糖也是一种了解自我血糖控制情况的方法。但因为尿糖会受到肾糖阈的影响,对于肾糖阈增高的老年人或降低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尿糖就没有意义,甚至有误导治疗的可能。


对检测低血糖也没有帮助。所以说有一定的限制。


2. 血糖监测的频率

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 4~7 次(包括空腹、餐前、餐后 2 小时、睡前,有的还要加测午夜 12 点、凌晨 3 点的血糖等),直到血糖控制稳定。

当病情稳定,饮食控制、活动规律、血糖达标后,可每周监测 1~2 天,每天 5 次。


3. 血糖监测时间

(1)餐前血糖: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餐前血糖;

(2)餐后 2 小时血糖: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3)睡前血糖: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4)夜间血糖: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5)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包括:精神混乱、头晕眼花、站不稳、非常饿、头痛、易怒、心跳加速、面无血色、出虚汗、发抖、虚弱、焦躁等。

(6)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4. 血糖监测方案


(1)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

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 3 天空腹血糖,每 2 周复诊 1 次;复诊前一天加测 5 点(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

在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 1~2 次 5 点血糖谱。去医院复诊前一天,加测一次 5 点血糖谱。


(2)使用预混胰岛素的患者:

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 3 天 5 点血糖谱;

在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 1~2 次 5 点血糖谱。每月复诊 1 次,复诊前一天加测一次 5 点血糖谱。


(3)未使用胰岛素治疗者的强化血糖监测方案:

每周 3 天,每天 5 到 7 点血糖监测,主要在药物调整期间使用。


测血糖.jpg

血糖监测包括哪些方面?


在医院里,还需要检查一些其他指标来反应糖尿病的病情或者治疗情况。


1. 糖化血红蛋白,也就是 HbA1c 和糖化血清蛋白

HbA1c 是长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评估指标,也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


它反映的是近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控制水平,正常参考范围为 4%~6%,各个医院可能因检测方法不同略有差别。


目前国内外的指南建议该指标需控制在 6.5%~7% 以下,但是会有一些个体化差异。有些医院还可以查糖化血清蛋白,它主要反映近 2~3 周血糖控制的水平。


这两个都是反映平均血糖水平,不能反映血糖的波动。


2. 静脉血清血糖

包括空腹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它主要用于糖尿病的筛查。不作为血糖监测的一个常用指标。


如果能把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两项指标联合应用,能更好地筛查糖尿病的高危者。因此,目前常规体检仅查空腹血糖,还是有一定的漏诊率,有条件可同时查糖化血红蛋白。


3. 动态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检测系统是通过特殊仪器持续、动态地监测血糖的变化。它可以每 3~5 分钟自动记录血糖数据,可连续记录 3 天,来观察 72 小时内的动态血糖变化。它可绘制每日血糖变化曲线,并且可在曲线上标注进餐、运动、重大事件等。


对于血糖波动较大、没有规律的患者,通过这张图表可以观察到很多常规监测不能发现的情况,并且推断其与进餐、运动等事件有无关联,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这种仪器价格比较贵,一般在较大的医院才有。


更先进的仪器还有把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相结合,这就是所谓的「人工胰腺」。根据实时检测的血糖情况定量给予胰岛素。


其实血糖的监测没有固定的要求,主要还是根据血糖的控制、结合饮食、运动的情况来调整方案。国外更强调餐前血糖的控制,而我国更多关注空腹和餐后 2 小时血糖,可能跟国内外的饮食结构不同有关。


我个人更倾向在饮食运动规律的情况下,如果需调整药物,应了解全天的血糖情况,也就是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如果打胰岛素的患者血糖波动大,最好还要了解三餐前血糖。


对于血糖波动特别大,高血糖和低血糖无规律出现,可以行动态血糖监测,为医生调整药物提供依据。



<strong>糖护士</strong>.png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