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1型糖尿病后,我(我的孩子)该如何吃?
1、1型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标及原则 通过日常食物的合理搭配来维持膳食营养平衡; 纠正代谢紊乱:通过平衡饮食与营养,以控制血糖、补充优质蛋白质和预防其它必需营养素缺乏,确保儿童、青少年维持最佳生长和发育过程; 通过合理的热量摄入,维持健康体重及腰围; 选择合理的食物品种和进食方式,减少血糖的波动,预防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整体健康水平; 2、每天应该吃多少? 摄入热量如何计算? 通过对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所摄入总热量进行控制,维持健康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对饮食治疗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所需总热量计算方法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 (m)^2 BMI:< 18.5kg/m^2 消瘦 BMI:18.5-23.9kg/m^2 正常 BMI:24-27.9kg/m^2 超重 BMI:>28kg/m^2 肥胖 表1:成年糖尿患者每日能量供给量(kcal/kg) 糖尿病患者每日热量(kcal)=单位体重所需热量×体重; 举例来说:一个体重60kg,体质指数在20kg/m^2,中度体力劳动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应摄入的总热量为2100kcal,然后依据所需总热量,调整饮食结构。 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每日所需总热量计算方法 每日总热量(kcal)=1000 + 年龄 × 热量系数(如下图:表2) 举例来说: 一个5岁儿童患者,每日所需热量(kcal)=1000+(5岁×90),得出每日摄入总热量应在1450kcal,然后依据所需总热量,调整饮食结构。 3、标准的饮食结构 不管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标准的饮食结构中: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占全天所需热量的50%-60%; 脂肪的摄入不应高于全天所需热量的20%-30%; 蛋白质的摄入可占全天所需热量的15%-20%,或以每公斤标准体重1g为宜。儿童及青少年的蛋白质摄入量适当增加,每公斤标准体重1.5g-3.5g为宜,热量比例最高不超过20%; 需要注意: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结构对儿童和少年生长发育不利,应当注意避免。 4、具体应该怎么吃及饮食技巧 饮食多样,均衡膳食 实际上,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关键是吃什么,吃多少量。单一食材不能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素的需要,所以必须通过多样化的饮食,达到饮食平衡。 平衡膳食遵循的原则:粗粮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 优先选择低GI食物 低GI食物可减少餐后血糖水平的波动,例如未经加工的全谷、粗杂粮、蔬菜、豆类以及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麸皮、豆渣等, 注意搭配。 常见低GI食物表: 注意:尽管低GI食物升高餐后血糖水平的幅度较小,但吃多的话,同样可导致血糖水平增高。 饮食清淡,注意烹饪方式 饮食清淡,少油少盐,一般而言,每天盐的量不超过 6 g(约一啤酒瓶盖),油的量不超过 20 g(约 2 汤匙)。 多用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油等),少用动物油(猪油、牛油、肥肉、奶油等)。烹饪方式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炖等,避免煎、炸、烧烤等方式。 多吃蔬菜,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多吃蔬菜,特别是深色绿叶菜(约占蔬菜的½),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蟹黄、虾卵、鱼卵等。 定时定量,餐前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寻找自身餐后血糖变化规律,以及餐后血糖与饮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医生对我们的药物剂量进行调整。 餐前先吃点富含蛋白质(豆类、奶制品等)、膳食纤维(蔬菜类、水果类)等不会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垫垫肚子,餐后血糖升高相对平稳。 先吃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 改变进餐顺序,蔬菜优先,再吃肉蛋,主食最后,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改变进餐顺序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利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方法。 细嚼慢咽,减少进食量 减慢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有助于患者减少进食量。 以上内容由糖护士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分享。 责任编辑:孔磊 责任排版:糖小护-小涛 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