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一瓶饮料要了命!实查1瓶饮料到底含多少糖(附图)




对于年轻人,出门奶茶不离手,宅家全靠快乐水,只有冰凉的饮料方能续命。但饮料当水喝的后果是什么?你可能正在走进糖尿病!某些年轻的小朋友会说我喝的是无糖健康饮品!别挣扎了,健康只是你以为...... 真系too young too simple! 每年总是有这些“熟知而惊人”的新闻,年轻人,还是太年轻了,把饮料当水喝! 来来来,看看这些饮料有多“甜”, 含糖量有多少?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糖尿病 真的与常喝饮料有关吗?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饮料”的成分。为了直观清晰地阐释饮料的含糖量,我们参考相关饮料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项目,并将结果与太古方糖进行比较。 喝饮料相当于吃糖块,不信你看! 集小编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方便大家对比汇总表格如下: 图|杜老暖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过多摄入添加糖可增加龋齿和超重发生的风险,推荐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糖进入人体内,一部分分解后,在胰岛素作用下进入细胞,提供人体所需能量,另一部分于肝脏内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待需要时再次转化为糖供给身体所需能量。 因此大量摄入高糖饮料会加重胰腺胰岛负担,当超出机体所能承受的负荷时就会对胰岛造成损伤,甚至造成胰岛素抵抗、糖耐量降低等。 并且短期大量摄入高糖食物,当达到人体合成糖原上限,机体会将多余的糖合成脂肪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也就造成了肥胖。而肥胖所引发的健康问题不胜枚举,如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疾病等。 高糖的危害只有这些?别太天真! 参与试验的志愿者每天摄取蔗糖从115克增加到260克,维持3周后,超半数受试者出现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俗称“血管清道夫”,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研究还发现受试者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呈明显增高, 而这种酶活性增高则是肾脏损害的早期证据。 总而言之,高糖饮食会增加糖尿病、心脏病患病风险,造成肾脏损 害等诸多健康危害。 出现以下症状,请提醒身边的朋友,当心糖尿病已上门 典型表现“三多一少”: 01 多尿 多尿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高引起渗透性利尿而出现的,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 02 多饮 体内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反射性引起口渴,于是多饮与多尿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03 多食 血糖升高,但由于无法进入细胞供能,导致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大脑提示需要补充能量,从而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高血糖又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更易产生饥饿感。 04 体重减少 虽然进食很多,但由于体内糖代谢异常,体内细胞不能正常摄取葡萄糖,只能消耗体内积蓄的能量,使体重大幅下降。 以下症状也要注意: 01 皮肤瘙痒 糖尿病患者血糖高,给细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使皮肤易感染;并且尿频会导致机体脱水,或者神经病变引起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症状。 02 伤口难愈 糖尿病患者不仅体液免疫功能受损,细胞介导免疫功能也低下。其防御功能减弱,高糖环境下白细胞趋化性下降,吞噬作用减弱,杀伤力下降。并且高血糖导致组织细胞高渗,不利于细胞生存,导致组织的再生修复功能受损,伤口愈合时间延长。 03 疲劳乏力 由于胰岛素不足,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身体得不到能量,机体会动用自身的肌肉、脂肪,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消耗,使分解加强,呈负氮平衡,加上组织失水,所以容易感到疲劳、乏力。 04 视力减退 血糖增高时,渗透压改变,晶状体屈光度受到影响,因此可出现一过性近视,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 别被商家洗了脑,无糖饮料勿多饮! 的确,随着全球健康消费风潮的来临,“无糖”成了饮料界的新风口。超市货架上各种标有“无糖”、“低卡”、“0卡”的饮料十分热销,备受年轻人追捧。但真正健康与否,还要经得起科学的考证。 这里提到一个词“代糖”,既保留了糖的甜味,又摆脱了高热量的负担。市面上代糖的品种繁多,这类饮料的配料表里都标注了: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安赛蜜、蔗糖素。安赛蜜是一款常与阿斯巴甜配搭、增强甜味的代糖剂。蔗糖素又叫三氯蔗糖,号称与蔗糖味道最接近的人工合成代糖剂。 也许这些代糖的名字过于陌生,但提起“糖精”,是否朗朗上口? 1958年曾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公认安全的糖精70年后被研究证实有致癌风险。(加拿大、美国相继发现糖精在大鼠喂养实验中出现膀胱癌案例。) 其实这些新型代糖剂的安全隐患也正逐渐浮出水面。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青少年的研究,多喝无糖但添加代糖饮料的青少年,其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58%,甚至高于服用含糖饮料的青少年。这是因为代糖会扰乱我们的肠道菌群,引发消化腺功能异常。 高甜味的饮食会刺激大脑分泌激素诱导胰岛素分泌,然而进入身体的代糖并不能产生热量,于是,分泌出的胰岛素没有用武之地。长期接受这样错误的信号,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会下降。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此外,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发现,每天饮用代糖饮料的人,患痴呆和中风的几率要比一周只喝1次的人高3倍。因为经常饮用含糖碳酸饮料的人,大脑老化更快、体积更小,记忆力更差,并且海马回更小,而海马回是大脑中巩固记忆的重要部分。 不过,抛开剂量谈危害就是耍流氓,逢年过节来一杯饮料是没问题的,但即便是无糖饮料,日日代替白开水饮用也是不健康的。 美味,我们要!健康,我们要! 卡路里,我们不要! 最后,向大家推荐几款真正健康的饮品:自己动手冲泡的绿茶、红茶、玫瑰花茶、菊花茶...... 炎热天气里,亲手煮一些绿豆水,放入冰箱冷藏后饮用也是不错的选择,清凉解热。不过绿豆富含淀粉,对于糖尿病患者光饮豆汤即可。 手冲纯黑咖啡对于年轻人也是绝佳选择之一,焦香甘醇,提神醒脑,但切记勿饮用超量。 炎炎烈日,总有一款饮品属于你! 文章来源:糖尿病网 作者:马婧妍 责任排版:糖护士-小宋 图片来源:摄图网、杜老暖 MDE-P-2020-175



今日热门评论
-
李呈
219
5
血糖异常之低血糖原因分析
常常说,低血糖比高血糖严重,主要是低血糖发展的速度较快,伤害人体的速度比高血糖带来的伤害快,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识别。
-
邦文
161
18
我应该选择吃药还是裸奔好?
多个群里经常有人问,确诊治疗出院后控制稳定,是继续吃药还是裸奔呢?我的意见是继续吃药,再稳定多半年或一年才考虑,不用急于裸。今天我就用一些自身的数据来解释一下我的坚持理由。
-
周星迟
83
14
解读家用血糖仪准确性
不要轻易靠对数字的直觉下判断,前提是对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关键要看你的仪器能否提供有效判断! 这类仪器的关键,是可靠性,可靠性比准确性还重要。
-
糖小护
63
19
用一句话形容你为控糖作出的努力
是不是用心就能控制好血糖?但至少我理解的是,有没有努力,真的很重要,起码血糖不会差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