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得糖尿病了,是先看中医好还是看西医好?




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中医和西医是如何看(诊断)糖尿病的。
西医如何看糖尿病?
糖尿病,就是尿中有“甜味”,有“糖”的病。
何以尿中会有“糖”呢?
西医认为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一系列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引发的临床综合征群。
引起血糖升高的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
西医降糖和控糖强调“五驾马车”,其中,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西医最显著的特点。
西医的优势在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非常好,非常直观,便于理解,具体来说表现为实验室的检查化验和临床进行的试验总能取得很好的一致。
比如针对2型糖尿病进行检查化验,针对其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的,分别研究出的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制剂(促泌剂)、增加胰岛素效能的增敏剂和象拜糖平一类的阻碍葡萄糖吸收等一类药物,这些药物针对性强,实际使用效果也不错。
至于胰岛素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更是一个伟大成就!
以至于使得人们曾经一度乐观的认为糖尿病可以治愈了!
正是由于胰岛素的使用,糖尿病治疗才能够走进防治并发症的时代,发现胰岛素的班廷医生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
中医如何看糖尿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而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中医在2千年前就认识到尿中有糖是一种病症,指出此病与饮食过于甘肥有关,进而又明确知道病的部位与胰脏有关。
早在2千多年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表现、病因病机、预后转归等进行了系统论述。
只是那时没有糖尿病这个词,古人称做“消渴”罢了。
中医以独特理论:脏腑学说、气血津液理论、阴阳等来解释糖尿病的生理病理,其精髓之一在于辩证论治,其二在于整体观念即通过调整五脏六腑功能、气血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
辩证分型不同,治疗方法就不同,即便是同一个患者,不同的中医大夫开出的方药可能就不一样,但是就能取得一定成效。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中成药、气功、针灸(体灸和耳灸)、推拿、穴位按摩等。
这些方法对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血脂,改善微循环及糖尿病慢性病变的防治均有一定作用。
中医理论对糖尿病病因的解释与现代西医有很大不同,当然其治疗理念、用药的指导思想和处方也大相径庭,判断疗效的标准也不一样。
如果单从药物降糖方面而言,西医降糖效果立竿见影,用药方便,自是占着极大的强势,中医望尘莫及,故目前绝大多数病人日常主打用药是西药,就是某些中成药也加入降糖的西药成分例如消渴丸。
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机理,其一是通过综合调节作用,着眼于正气与病邪双方的强弱、进退,机体的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状态。
补五脏,益精气,祛瘀血,标本同治,使体内的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脏腑功能虚弱恢复正常,用药的目标就是“以平为期”,是希望通过人体自身的努力从内部来达到自然降低血糖、控制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效果。
今日话题:
中医和西医治疗糖尿病,各有优缺点,那么,刚得了糖尿病,选择先去看中医好还是看西医好?

"中医和西医治疗糖尿病,各有优缺点,那么,得了糖尿病,选择先去看中医好还是看西医好?"

今日热门评论
-
李呈
219
5
血糖异常之低血糖原因分析
常常说,低血糖比高血糖严重,主要是低血糖发展的速度较快,伤害人体的速度比高血糖带来的伤害快,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识别。
-
邦文
161
18
我应该选择吃药还是裸奔好?
多个群里经常有人问,确诊治疗出院后控制稳定,是继续吃药还是裸奔呢?我的意见是继续吃药,再稳定多半年或一年才考虑,不用急于裸。今天我就用一些自身的数据来解释一下我的坚持理由。
-
周星迟
83
14
解读家用血糖仪准确性
不要轻易靠对数字的直觉下判断,前提是对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关键要看你的仪器能否提供有效判断! 这类仪器的关键,是可靠性,可靠性比准确性还重要。
-
糖小护
63
19
用一句话形容你为控糖作出的努力
是不是用心就能控制好血糖?但至少我理解的是,有没有努力,真的很重要,起码血糖不会差到哪里去。
秋天之风1489456969
看病如何判断是碰到真中医还是假中医 1、看流程 一个中医如果没有走“望闻问切”,只是问了几句就开方。病人马上可以走了不用让他看了,不要相信什么望而至之的鬼话,达到这个地步的几千年也就扁鹊等几个人罢了。 2、看剂量 一个医生如果一方开了7、8副药或者十几2二十几副,而且大多是名贵的药,而且剂量很大,基本可以说这个医生不是医生,典型的药贩子。因为人体的新陈代谢不过几十个小时,而且药下肚基本1、2天就会改变人的气血,这时的体质情况基本与之前不同,哪里能一个方死劲吃,不变化调整的。 3、看说话 满口之乎者也,不说人话,满口的外星语,只能把病人忽悠晕倒,这样的医生很可能自己都不明白自己说的话。一般有水平的医生给病人解释病情都很通俗的。 4、看药方 那些写的潦草不清晰,除了自己看懂的方子,有欺瞒之嫌。当下有很多中医在中药里面加什么止疼粉、安眠药。。。。等。经常把方子写的很潦草。病人吃了有一点效果但是基本治疗不了什么根本。 5、看脉诊 如果一个中医把脉3、5分钟就把脉完了,基本可以说他脉诊基本就没有入门,纯粹装的。 因为脉诊需要好几步要做,1、整体阴阳、升降、虚实判断2、六脉的分部对比找到主因3、根据脉诊在心里做方4、根据脉象确定方的剂量多少,这一趟下来至少也要个10分钟的。岂能3、5分钟搞完呢。 6、看方里的药名 正常方的药都是常用药,便宜而且实用、效果好,如果一个方子里面很多都没有见过,说明医生有意而为,出发点很值得怀疑。
w00391489029952
这种讨论题还是少出为好,诱发一些无结果的争论,赌心,对病人不好。
笑语_148497646092711488811422
可能很多人看到我的评论会觉得偏激,但是我必须指出,我不相信所谓中医,我认为中医与西方中世纪的巫医没有本质区别。很多人会说,中医是国粹,帮助了几千年的中国人,但是你们知道中国古代人平均的寿命是多少吗?中医与现在非洲大陆原始部落的巫术,没有本质的区别。中医的整个理论体系是没有办法,通过科学论证的。中医的本质是原始医学,是经验医学。所以我不仅不相信中医,能够治疗糖尿病。我甚至不相信呢中医能够治疗任何疾病。如果有某一种疾病能够被中医治愈,那么也是在几千年来中国人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这和某一些动物得了疾病然后知道吃某种草来治愈这种动物本能是没有区别的,它只是一种经验和本能的积累。求其本质是没有办法,进行科学论证的。
悠悠寸草心1488543602
这话题因人而异吧,中医与西医要看病情状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一型必须打胰岛素,中医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阿旺1488534681
先选择西医
甜甜_145775812222511488506715
西医
林光1488419829
我再发一贴与大刘医生讨论 首先,做为专业医生,应该是正确地进行医学的科普。 第二、本来医学就是治病救人的,做为医生应该知道用药、手术等等都是需要指征的,不管中西医都是如此,中医中药用的指征可以说是中医的辨证,西医的就是一些化验检查的指标等等,二者目标是一致的使用的指征却难以混同,但是需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在西医检查指导下用西药,二者在各自的指征下怎么不能同时用,也就象消渴丸 第三、后面的一些观点就是来自中医黑,比如消渴丸,是方舟子在电视上讲的,传得很远。消渴丸这个药我用过三年,我糖十年了,用了很好啊这是个人的感觉。但我不推荐它,并不是说里面因为加了西药。而是因为这个中成药是处方药,用于气阴两虚证,中医现代的证型有上百种,西医根本无法辨证,怎么用。而加的西药是格列本脲,是促泌的,第一代的吧,付作用是容易低血糖因为它作用时间长,我用它有一段时间只服三粒(最低用量是5粒),再后来就不用了。 第四、“一味草药能熬制出多少种成分根本无法分清”,这种说法是用西医的方法来讨论了,而是要用中医的理论来指导。 第五、“大部分中药也好,中成药也好,禁忌症上都是注明尚不明确”这个观点同样来源于中医黑。中成药才需要标注,而“尚不明确”的标注是国家标准的规定,具体的规定后面的原因就很多了。至于副作用更专业的说法是叫 第六、举的几个吃中药的例子,其实这种例子就是不遵医嘱、不看医生的,不管中医还是西医都是强烈反对的,自己能看病还要医生干什么,还要学校的系统学习吗!看病就怕一知半解的,不是吗? 第七、至于糖尿病现代医学,有很多的观点都有问题,要论证要写很多。。
无数时光1488373469
我个人倾向于中西合壁😄😄接受西医对症下药的同时,后期调理交给中医,两者都好相得益彰!
谁伴我闯荡1488372432
其实治疗的选择也要根据自己的病情,过重的选西医,见效快。而我当初估计还不算严重吧,只是空腹15.88,糖化血红蛋白14%而已,我选择了中医。半年之后裸奔至今一年多。不过治疗归治疗,不是药物就是万能的,治疗的心态很重要,很多人以为吃着药或者打着胰岛素就以为可以随便吃,连血糖也不检测或者极少检测,到了最后病情恶化就开始骂医生不行(包括中西医都有),这样才是最可悲的。
土得掉渣1488371086
基于我个人的体会,我是比较相信中医对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但我不迷信,我也会选择西医治疗糖尿病。以下是我在中医治疗中的一点点体会,仅供此次讨论,如果也想利用中医调理,需要找正规的中医院,不要偏听偏方。 汤药:基于提高身体素质,有段时间,我前后喝了2个多月汤药。效果,我说不上好,感觉也不是很明显。但,我仍然相信汤药可以调节糖人的身体。因为身体体质有了提升。 踩背、刮痧和艾灸:以上三种,都用过。确诊以后,时常感觉后背酸疼,特别是肩胛骨下面的盲膏穴周围。采取了踩背和刮痧,效果极其明显。艾灸,目前经常做,主要是随身灸,也做过化脓灸,确实有效果。 泡茶饮:喝过桑叶茶,喝过苦瓜片,喝过绿茶,喝过红茶,喝过桦树茸。认为这些都是靠谱的,可以有效减少口干舌燥的症状。 关于神药:不看广告要看疗效。始终坚信,有神药,但是对症的是个体。因为,中医大师李可有成功医案。更因为,这世界确实很神奇,艾滋病都有自愈的成功例子,更何况糖尿病。 穴位按摩:方式方法,大家自己琢磨。做法是,按摩肝区,艾灸太冲穴。
从头越1488361955
去医院确诊是糖尿病,我′的观点是看西医,原因有三个:一是刚得心情紧张、害怕,急需治疗效果,而见效快还是数西药。二是听医生的,而医生一般都是以西药为主。三是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慢慢调理。现在的中药质量差远了。(农药.化肥.生长期等等)
大刘医生1488359920
这个话题没有太大的意义,只会用作调侃医学的主题,站在一个西医的角度来讲可能大家会觉得我初始位置就是西医的角度,所以会对中医不公,但是事情并非如此,我只想表达一下自己的个人经验与一些亲身经历,对于中医也好西医也罢不作任何评论!首先问大家一个具体的例子,消渴丸大家熟悉吧?是不是中药呢?想必好多糖友都用过或者听说过这个药物吧?但是主要成分大家清楚吗?不防网上查一查,其实主要成分是格列本脲,也就是西医中的黄脲类药物!那么请问中药那么多种为什么要用西药成分呢?大家想过吗?因为中药目前没有特别有效降糖的药物,或者说中医讲的是调理!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血糖到了20怎么办?你选择中药还是选择胰岛素?从降糖疗效,降糖机制,降糖理念来说西医研究的很透彻,尽管现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非完全研究透彻。还有我接触的好几个40多岁的男性得了糖尿病不在意,不按医生的建议治疗,自行服用大量中药,保健品,结果血糖控制不佳,到医院来查肾功能衰竭,回忆一下没有其他的因素,最后考虑与不正规治疗有关,在这我想说不是中医不好,也不是中药不会,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医是国粹,确实值得发扬,但是就现在看,大部分中药也好,中成药也好,禁忌症上都是注明尚不明确,至于为什么不明确只能说是因为没有研究透彻,而且也不可能研究透彻,这是因为一副中药里有好多味草药,而一味草药能熬制出多少种成分根本无法分清,那么多成分混合在一起会起到什么禁忌症确实很困难,不过中医讲究的经验,总要多了确实会形成一套理论,所以这是不能否认的,最后到底看中医还是看西医我想说都不是重点,血糖控制好,不出现并发症,身体好最重要,有句俗话说的好,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得就是好猫,祝糖友都有一个好的控糖方案,身体越来越棒!
林光1488357039
糖尿病什么,是血糖升高,血糖升高怎么造成的?就是身体的机能发生故障,西医能解决吗?这个衰退过程是一个渐进的缓慢的过程,而现代医学对此无能为力,所以只能从中医着手,这个不是说谁高谁低的问题,是大家对中医根本不解。如果能够早期中医着手去治疗的话,还有逆反地方的余地。时间一长的话,这个衰退过程变成不可逆了,这就是我自学了三年中医得出的结果,现在我自学中医只是寄希望于在以后的一方面并发症能够自我解决,另一方面自我调理
萍静1488353664
我的建议先看西医,西医用药降的快,等吃西药降下来之后可以再用点中药,中西医结合效果能会更好!
一鸣惊人1488353324
我觉得中西医结合最好,西医降血糖,中医调节内分秘。我每年住院体检,选择住中医院。因为一住进去,一方面检查,一方面中药调理,我觉得很好。我现在就在中医院住院检查,每天二袋中药,是根据入院期间检查的情况调药。
糖小护1488353277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也没有全能的人,两都走极端都是一种伤害。至于中医,需要大量求证,毕竟有些只是经验之谈,论到大规模使用的时候,需要验证,也需要时间,将不好的中医理论摒弃,保留有价值和利于大众的发扬光大。但西医也有自己的弊端,一样会出现不良反应,只是有些糖友是可以耐受,有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暴露。
罗艳萍1488352790
大家也没必要一定争个你死我活的状态,不一定崇尚西医,放弃中医,也不要一直迷信中医,而不相信西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体表现在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西医的微观相结合,取长补短,提高了糖尿病的疗效。经临床发现,有一部分患者经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后,虽然在血糖、尿糖方面控制比较满意,但自觉症状仍很多,如乏力、大便干、失眠、汗多等,患者很痛苦,而中医的优势则表现在西医疗法处于劣势时,得以充分显示。近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治疗糖尿病,中西医结合可以取长补 短,取得更好更持久的疗效,可以用西药直接降血糖, 中药在改善症状、防治併发症、增强体质、巩固降糖效 果上发挥作用;,西医的优势是控制血糖,中医的优势在于慢性併发症的预防,症状的改善以及协助降糖作用。故二者结合,才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及慢性併发症的预防。
馨香1488352227
我想,让她回去吓唬他,说这样会影响性生活,容易 不举,看他还治不治!
馨香1488352137
我有一位朋友,她说她老公,今年刚35岁 4个月暴瘦 60斤 ,前几天去医院查血糖18 尿检 糖3+ 酮3+ 医生让他马上住院小心酮酸中毒 他和他的家人 不相信科学 说这辈子不看西医 不想一辈子打针 讳疾忌医 跑到一个小诊所看中医 ,那个中医还要他不需要忌口! 回来 血糖还是15! 他还高兴的不得了 坚持说自己没病 ,她过来,问我怎么办?我说,让他等死吧!
余丹1488351545
中医里没有”糖尿病“,跟西医不能混为一谈。两个体系完全不同。
查看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