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控糖过程中,你喜欢用手掌法则还是喜欢用秤?




手掌法则的介绍,相信很多糖友在糖学院也看过,今天我们再来回顾学习一下。
①碳水化合物:
一个拳头。可以根据自己拳头大小选择一顿所需吃主食量(碳水化合物需求量),例如馒头、花卷、米饭等。水果一天需要量则相当于1个拳头大小。
②蛋白质:
一个掌心。50克的蛋白质相当于掌心大小、约为小指厚的一块。每天吃50—100克的蛋白质即可满足一天需求。
③蔬菜:
两手抓。两只手能够抓住的菜量(1把)可相当于500克的量,每天进食500至1000克蔬菜可满足需要。当然这些蔬菜都是低碳水化合物蔬菜如绿豆、豆芽、卷心菜等。
④脂肪:一个拇指尖。要限制脂肪(黄油)的摄入,每天仅取拇指的尖端(第一节)就足够。
⑤瘦肉量:
一指厚两指宽。切一块与食指厚度相同,与两指(食指和中指并拢)的长度、宽度相同的瘦肉相当于50克的量,可满足一天需要。
手掌法则非常方便,不用斤斤计较,也不用随身携带秤,就能大概知道自己吃了多少。
可是,每个人的手的大小不一样,也不够精确,不像食物秤能够做到精确到小数点。因此,很多人也一直喜欢使用秤。
并且只有使用秤一段时间后,我们才能对食物的重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认知,最后才能做到手中无秤,但心中有秤。
今日话题:
那么,你喜欢用手掌法则还是喜欢用秤?理由是什么?
还是都是毛估估或者都没有?

"你喜欢用手掌法则还是喜欢用秤?理由是什么?"

今日热门评论
-
李呈
219
5
血糖异常之低血糖原因分析
常常说,低血糖比高血糖严重,主要是低血糖发展的速度较快,伤害人体的速度比高血糖带来的伤害快,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识别。
-
邦文
161
18
我应该选择吃药还是裸奔好?
多个群里经常有人问,确诊治疗出院后控制稳定,是继续吃药还是裸奔呢?我的意见是继续吃药,再稳定多半年或一年才考虑,不用急于裸。今天我就用一些自身的数据来解释一下我的坚持理由。
-
周星迟
83
14
解读家用血糖仪准确性
不要轻易靠对数字的直觉下判断,前提是对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关键要看你的仪器能否提供有效判断! 这类仪器的关键,是可靠性,可靠性比准确性还重要。
-
糖小护
63
19
用一句话形容你为控糖作出的努力
是不是用心就能控制好血糖?但至少我理解的是,有没有努力,真的很重要,起码血糖不会差到哪里去。
甜甜_145775812222511488507290
凭感觉,天天称也麻烦,用肚子称😜
土得掉渣1488145962
血糖波动,就用称。血糖平稳,拿眼估算。
蓝色浪花1488004770
这也太麻烦了,我都目测,差不多就可以了,不暴饮暴食就可以了,六分饱就可以,这样掌握也不错
岁月如风1487977272
嘿嘿我也小称,刚刚买回来时候餐餐称一下,一般是称主食,现在眼观也行,再说自己的肚皮也相当于一把称啦,基本上已经定量啦,所以现在很少去称咯,
悠悠寸草心1487946108
刚开始有用秤称过主食,但只称熟重,因为家人一起吃,没分开煮,时间长了就称的少了,每天吃专用碗,大概掌握了下,蔬菜没称!
荷风夕语1487945679
手掌法则使用方便,可用于非主食类的毛估估。对于主食以及含碳水高的食物,我还是喜欢用厨房秤衡量。虽然麻烦一些,可是要知道对于糖人而言,哪怕是不起眼的5-10g生重的米,也会造成血糖超标爆表,所以这点麻烦还是值得的。事实上习惯成自然,时间一长,每次称一下主食也不觉得麻烦啦~
从头越1487922654
即沒有用手掌也沒用小秤,而是用固定的餐具,还不会用換算法。所以有时会因饮食控制不当,引起血糖升高,以后还是应该逐步学会科学精确的饮食量。
一鸣惊人1487918586
我喜欢用称,不过只称主食。用称称有把握,用手掌不标准。我只称我一个人的,一次做二餐的,然后用固定的小碗一分。这样很好的。如果是一家人的饭在一起,我也是用小碗量。
邦文1487917533
一家人一起吃饭,难秤,熟重平时用眼睛看,差不多就可以了,暂时还不需要用秤
燕子1487917532
每次都用称太累人了,我是只称主食,先用称称一次,以后用固定的容器盛主食就行了,不必每次都称,蔬菜不用称,尽量多吃菜。
小小肥白菜1487916851
我特意买了一个小秤,刚开始我会掂一掂,然后猜一下有多重,然后再用小秤来验证自己的感观。然后才会就开始知道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大概有多数。有些新的食物,我还是需要用秤来秤一秤。我两个都会有,但秤帮了我很多!
土疙瘩1487903247
只见熟重不见生重、多人共餐的DM,还需要多多指导哈。
控糖是根🍒营养是本1487889519
已习惯, 每顿主食来用小秤称重,因为每天吃的食物不一样,所以称称换算后,做到心中有数,应每天在总热量之内。
查看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