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吃晚饭会怎样?3万人的研究证实了一个结论

【分享】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不吃早饭,等于慢性自杀。但「 一天两顿」「 不吃晚饭」,省事又减肥,古人几千年都是过午不食,少吃一顿没问题。

那么,一日三餐到底有没有道理?不吃午饭或晚饭,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三餐是怎么来的

有研究指出,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有助于延长寿命,还可以保持身材。


不少人,主要是有身材焦虑的白领们,开始效仿古人「 过午不食」,每天只吃早、午两顿饭;或是午饭省掉,只吃早、晚餐,因为少吃一顿,卡路里有缺口,确实立竿见影,减重明显。


但过午不食,其实不适合现代人,核心的原因是,我们与古人「 作息不同」。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长谢总喆指出,自周朝起至清朝末期,每日两餐确实延续了3000多年。清末开始,劳动时间大大增加,一天两顿饭不能满足补充体力的需要,逐渐演变为每日三餐。


清朝理学家张履祥在《补农书校释》书中提到「 炎天日长,午后必饥;冬月严寒,空腹难早出。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以早粥」。


意思是:夏天白天时间太长了,中午必须加「午餐」,才有力气继续干活;冬天太冷了,早晨空腹没力气出去干活,必须先喝点早粥,等不到十点再吃早饭。


到了民国时期,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更为普及,并沿传至今。


「 过午不食」有害吗?

先来看一个肯定「 过午不食」做法的新研究。

2022年,Nature子刊发表了北京协和医院毛一雷等开展的研究,证实了「 过午不食」有益无害。研究者比较一日三餐与两种限时进食对健康成年人的影响,发现「 晨间进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空腹血糖、降低体重和体脂、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增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

82名非肥胖的健康人群志愿者完成了为期5周的实验(晨间进食组28人,午间进食组26人,一日三餐组28人)。晨间进食是早上6点到下午3点之间进食,也就是不吃晚餐;午间进食是上午11点到晚上8点之间进食,也就是不吃早餐。


研究发现,与午间进食相比,晨间进食对胰岛素抵抗和相关代谢参数显示出更大的益处。把进食的时间控制在一天的早些时间,也就是不吃晚餐,更有利于代谢健康。( 这项研究的局限是没有长期观察,研究的人群数量也少)


而另外一些研究的则认为,不吃晚餐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超重/肥胖。


一项伊朗(CASPIAN-III)横向研究对象是包括5642名年龄在10-18岁的学生,结果发现,不吃晚餐的学生有明显增加的超重/肥胖患病率。


西班牙一项包括16929名男性和18045名25-64岁女性的横向研究显示,不吃晚餐的女性肥胖患病率明显较高(BMI ≥30kg/m2) ,而不吃晚餐的男性肥胖患病率没有增加。


一项日本回顾性大型队列研究,针对大坂大学2007年至2015年17,573名男性和8860名女性在校大学生。在3.0 ± 0.9年的观察期内,1896名(10.8%)男性和1518名(17.1%)女性,有≥10% 的体重增加发生率。


研究的结论是,不吃晚餐,与男女学生体重增加≥10% 和超重/肥胖(BMI ≥25 kg/m2)显著相关。而不吃早餐或午餐则不是这样,这表明晚餐对体重增加的临床影响比早餐更大。


研究认为,不吃晚餐和体重增加相关,原因可能是不吃晚餐后,食欲上调而导致能量摄入过多,从而导致总能量摄入过高。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不吃晚餐和体重增加与饮食质量低有关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显示,不吃晚餐导致健康饮食指数(HEI)恶化。健康饮食指数是用于衡量预测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全因死亡率的饮食质量。


之所以不吃晚餐对体重增加的影响更大,可能是因为,蔬菜和海鲜/植物蛋白摄入的大幅下降。而蔬菜和鱼类吃得少与体重增加有关。

不吃晚餐的你,还好吗?

其实不看上面那些研究,你身体的感受更可靠。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不吃午餐或晚餐的你,有没有出现过以下情况:(作为坚持2年不吃晚饭,后来体重反弹的过来人,我会乱说吗


1.出现低血糖

明明饿到发慌却不吃晚饭,很可能头脑发昏、四肢发抖、体力不支、心慌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想呕吐……这些低血糖表现,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有生命危险。


2.大把大把掉发

由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导致,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身体会主动消耗体内的蛋白质来替补能量缺口,而蛋白质跟头发的关系有紧密相连。长期不吃碳水,脱发情况会更严重。


3.饿得睡不着

入睡变得困难,经常半夜饿醒或一早饿醒,还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好不容易睡着了,还可能再度饿醒。


而睡眠质量又直接影响白天的状态,晚上睡不好,白天注意力下降,对工作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4.胃里隐隐作痛

腹中空空的时候,胃酸可能会伤害胃黏膜,引发胃部不适,甚至导致胃溃疡等问题。


这里也有实例:29岁的小周,在杭州外企上班,常常加班。他在网上了解到「过午不食」的养生理念,「 不吃晚饭一举三得,一来可以减肥,二来可以养生,三来还能节省吃饭时间,做更多其他的事」。小周不吃晚饭坚持了5年,偶尔胃部不舒服也没当回事。一天晚上他吃了点辣椒,肚子剧疼。胃镜结果显示,胃粘膜广泛充血糜烂,长了两个大溃疡(直径>2cm),还有出血和咖啡色血痂。


5.不小心吃了夜宵

饿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半夜也会叫外卖,吃完虽然不饿了,但肠胃又开始加班工作,回过头再次影响睡眠质量,进入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6.更易发胖,恢复正常饮食恐复胖

长期不吃晚餐,容易导致营养不良,降低身体的代谢水平,肌肉溶解越多,脂肪代谢受到影响,从而更容易长肉。


台北医学大学公共卫生暨营养学院助理教授萧敦仁指出,无论是「不吃晚餐」「16/8间歇性断食(每天16小时断食,三餐在8小时内完成)」或「52轻断食法(一周2天控制能量摄入,5天正常饮食)」,最大的问题是「你愿意/能坚持这样过一辈子吗?」


他认为,虽然这些断食法短期确实可行,而且效果显著,但一旦恢复正常饮食还是会反弹复胖;目前没有针对这些断食法的长期研究,无法了解及对人体的长期影响,所以学术界至今没有大力推广这种饮食方式。


小结

不吃晚餐,短期确实可行,而且减重效果明显,但一旦恢复正常饮食还是会复胖。


如文中所述,虽然也有短期的小样本研究,支持「过午不食」对健康的好处。而一些回顾性大型队列研究和媒体个例报道,提示相反的结论:省掉晚餐,容易影响健康。


再结合笔者本人及身边的例子,建议有减重需求的人,均衡饮食配合运动,才是长久之道。


虽然要吃晚餐,但建议在正常进食时间(5-7点),不宜过晚、过饱。研究发现,吃饭太晚的人,有较高的代谢紊乱风险,晚回家的时候,会表现出对高脂肪食物和酒精饮料的更大渴望和消费。


另外,日本的大型研究虽然没有针对不吃午餐的负面结论,但如果你觉得不吃会影响到下午的学习和工作状态,还是不建议省掉这一餐。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篇文章内容转载改编自医脉通健康微信公众号并由《医脉通健康》授权本平台使用。

截图后用微信扫描添加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