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超过10,这3招轻松帮你降血糖

【分享】

经常有糖友存在这样的疑问: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其实这两者都很重要。对于糖友来说,血糖全天候达标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并发症。

相比空腹来说,每天处于餐后状态的血糖时间更多,如果餐后血糖总是高,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将明显增加。今天我们来说一说,面对餐后高血糖,糖友应该怎么办。


吃多了,吃不对,血糖都会高

餐后血糖与“吃”关系很大,吃对饭,餐后血糖就控制好了一半。那么,应该怎么吃呢?


小诺老师

控制主食量

碳水化合物是我们每天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它又是升糖的主力,糖友应注意控制摄入量。


每餐主食2两左右,全天摄入200-300克(生重)为宜,其中粗杂粮占三分之一及以上。

🔈 注意

土豆、南瓜、玉米、山药、红薯、地瓜、莲藕也属于主食,不应当蔬菜吃,食用后需要相应地减掉部分谷物类主食。


食物种类要丰

食物太单一,尤其是一餐只吃碳水化合物,升糖速度就快。而同样的主食,搭配富含膳食纤维(蔬菜、菌藻类)和蛋白质(肉蛋豆制品)的食材,不仅营养全面,饱腹感强,血糖还平稳。


进餐细节勿忽视

定时进餐

糖友进餐除了定量,还应定时。早餐吃太晚,还没有消化完,就吃午餐,餐后血糖自然高;晚餐吃太晚,容易过度饥饿,导致暴饮暴食。

建议早餐7-8点吃,午餐12点左右吃,晚餐6-7点吃。


细嚼慢咽

减慢进餐速度,细嚼慢咽,有助于减少进食量。

吃饭不要太快,每餐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为宜。


先吃蔬菜

同样的食物搭配,进食顺序不同,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同。

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仅仅调整了进餐顺序,餐后血糖会更低。


科学用药,血糖才能乖乖听话

调整了饮食,餐后血糖仍然高,那么,这时就应该关注您的用药了。


降糖药能有效控制高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不同的降糖药物,作用特点不同,适合不同的糖友。用对药,吃对药,血糖才能乖乖听话。

小诺老师

这些药物有助降餐后血糖

口服降糖药中的短效磺脲类、格列奈类、a-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注射类降糖药中的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也是针对餐后血糖的。

另外,GLP-1受体激动剂也能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而且低血糖风险小,当血糖升高时,它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发挥降糖作用,血糖下降时,就不发挥促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药物存放一定要注意

药物存放不当会失效,达不到应有的降糖效果。上面提到的胰岛素和GLP-1受体激动剂都是注射类药物,这类生物制剂特别需要合理保存。


未开封使用的放在2-8摄氏度的冰箱冷藏保存,已经开封使用的,应在30℃以下的温度存放,避免阳光暴晒。


用药时间有讲究

药物有特定的注射或者服用时间,应该严格遵守,否则起不到良好的药效。


a-糖苷酶抑制剂是延缓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吸收速度的,要与第一口饭一起嚼碎同服,如果餐后再吃就没效了。

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是餐时胰岛素,应该在餐前注射,注射时间不对,药物作用高峰和血糖高峰不一致,会引起血糖剧烈波动。


规律运动,血糖才能长期平稳

俗话说,运动能抵半片药,只要规律运动,也能起到控糖的效果。


小诺老师

运动好处多多,餐后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因此建议糖友饭后适当运动。

● 运动形式:千万不要吃饱饭就一直坐着,甚至躺着,糖友可以采取低中强度的体力活动。比如散步,做操、跳舞,甚至做家务也算体力活动,都有助于餐后血糖平稳。


● 运动时间:建议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中等强度运动20-30分钟,低强度运动可进行45-60分钟。


作者:海琳

审核:五零

排版:姜小玥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篇文章内容转载改编自糖尿病网微信公众号并由《糖尿病网》授权本平台使用。

截图后用微信扫描添加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