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8个“早期”症状,最后一个最易被忽视!快来自测~

【分享】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大约1/3的糖尿病人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和干预,随着病程的进展,有些患者最终很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


因此,糖尿病人在确诊之后,一定要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同时要留意肾病早期的各种“蛛丝马迹”,以便于及时发现和治疗。

 

那么,糖尿病肾病都有哪些“信号”呢?


1.尿液泡沫增多

尿液泡沫增多说明尿液表面的张力增大,如果糖尿病人尿液里有大量细小泡沫且久不消散时,常常是尿液中出现蛋白的信号。

 

需要指出的是,尿糖增高、尿路感染、排尿过急等因素也可引起尿液泡沫增多,因此,还不能把“泡沫尿”与“尿蛋白”完全画等号。如果发现尿泡沫增多,应进一步进行尿常规检查,排查是否是蛋白尿引起。

 

摄图网_501455054_wx_带手套手持试管(企业商用).jpg


2.夜尿增多

正常情况下,白天尿量占全日的2/3,夜尿量占1/3,如果夜尿量占全日总尿量的50%以上(或>750ml)称“夜尿增多”。“夜尿增多”提示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症状,说明肾脏(尤其是肾小管)已经受损。

 

3.水肿

水肿是糖尿病肾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主要与尿蛋白大量流失所致的低蛋白血症有关,此外,肾功能下降导致水钠潴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早晨会出现眼睑及脚踝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水肿。

 

4.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临床上往往是两者并存。因此,当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视网膜病变时,一定要检查肾功能(尤其是尿微量白蛋白),以确认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肾病。

 

摄图网_501498416_wx_人眼特写(企业商用).jpg


5.高血压

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方面由于肾脏排钠减少,引起水钠潴留及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受损的肾脏会分泌一种物质称“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系统,引起血管收缩,导致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高血压,或者原来的高血压更高、更难以控制了,表示糖尿病肾病病情加重了。

 

摄图网_400140516_wx_血红细胞血管场景(企业商用).jpg


6.贫血

肾脏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后者具有刺激骨髓造血的作用。肾脏受损后,促红素分泌(EPO)减少,从而引起贫血,称“肾性贫血”。一般来说,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糖尿病肾病3期或以上)后才会出现“肾性贫血”,肾损害程度越重,贫血越明显。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甲床、口唇及眼结膜苍白、面色姜黄无华等贫血表现时,往往也是严重肾脏病的信号。

 

7.胃肠道症状

肾功能减退使得代谢废物排泄受阻,并在体内蓄积,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慢性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8.皮肤瘙痒

肾功能减退,导致代谢废物排泄障碍,沉积在皮下引起皮肤瘙痒。严重者皮肤瘙痒难以忍受,皮肤被抓的满是伤痕也无济于事。

 

需要强调的是,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单纯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增加,因此,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最有效的手段。

 

如果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肾病,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糖尿病,除了严格控制血糖,还要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相关危险因素,使其严格控制达标。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对血压的控制,因为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目标要<130/80mmHg。

 

摄图网_501203208_wx_药品与医疗(企业商用).jpg


在降糖药物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哪些兼具心肾保护作用、对体重无影响甚至能降低体重的降糖药物,如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等。降压药物选择也同样如此,尽量选择对心肾具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如ACEI/ARB(如普利类、沙坦类)。

 

此外,肥胖者还要控制体重,注意预防尿路感染,禁用有损肾脏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等)、戒烟忌酒等,这些都是保护肾脏的有力措施。


文章来源:糖尿病

作者: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主任医师 王建华

责任排版:糖护士-小宋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免糖小护微信号-101.png

免责申明.png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