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分享】

很多人也得了糖尿病,不仅只是你

糖尿病以前被称为富贵病,现在已经成为平民病了,相信很多人身边都有几个糖尿病患者。


据最新《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9版)》给出的数据,目前全球范围内估计有4.63亿成年人(年龄在20-79岁之间)患有糖尿病,占该年龄段世界总人口的9.3%。也就是100个人中有9个人得糖尿病


我国目前拥有1.164亿(未计入港澳台数据)糖尿病患者,位于世界首位,成年糖尿病发病率接近10%,也就是100个人中,有10个人,亦远超其它国家与地区。


<strong>糖尿病</strong>1.jpg


什么是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的人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这种情况是属于体内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有哪些症状提示得了糖尿病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体重下降)。


有典型症状的糖尿病病友通常会主动就诊,而绝大多数的糖尿病病友,特别是2型糖尿病病友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不舒服,若不加以注意,则慢慢地随着糖尿病的发展,才会出现一些其他并发症症状。


(2)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

  • 反复生疖长痈、皮肤损伤或手术后伤口不愈合;

  • 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或泌尿系感染;

  • 不明原因的双眼视力减退、视物模糊;

  • 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阳痿)者;

  • 过早发生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卒中;

  • 下肢麻木、烧灼感;

  • 尿中有蛋白(微量或明显蛋白尿)。


ÉãÍ¼Íø_500724702_wx.jpg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原因原因较复杂,大概可分为遗传基因(即所谓天命)、不可抗拒的因素和后天因素(自己作的)。除了后天因素,我们可以掌握,前面两个因素均无法掌控。


1.天命-遗传易感性

虽然尚未找到具体的致病基因(如果找到就可以开展基因治疗),但是从统计学角度已经证实了发病率受遗传的影响,如果父母都患病,子女患病率可达88%左右;单亲患病的,子女患病率可达50%左右。


2.不可抗拒的原因—年龄和其他疾病导致

1)年龄增长,胰岛 β 细胞功能衰退;

2)其他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3.环境因素

当然并不是说父母有糖尿病,自己就一定也会得糖尿病,但如果吃得太多,又不运动,经常熬夜等,这些都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1)暴饮暴食;

2)久坐不动;

3)超重肥胖;

3)经常熬夜等。


减肥.jpg


糖尿病是如何确诊的呢?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应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因此,在家使用的血糖仪测出来的血糖值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若有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等)的同时,符合以下任何一项结果,均可诊断糖尿病如无上述症状,但不同日复查血糖仍高于上述水平,亦可以诊断糖尿病


表3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57785.png


备注:

糖尿病诊断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糖值诊断。

※ 空腹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

※ 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

※糖耐量试验(OGTT)是指以75克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

※ 建议只要是空腹或随机血糖为正常值上限的人群,均应行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


最后再次向大家提醒: 在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尿得多、喝得多、体重减少)或疲乏、精神差等症状时就要到正规医院内分泌科检查。


以上内容由糖护士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分享。

责任编辑:孔磊

责任排版:糖小护-小涛

图片来源:摄图网


糖小护微信号-888.png

免责申明.png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