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警惕!这8个日常习惯,让冬季血糖高
入冬之后,由于气候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友更容易出现病情反复或发生并发症,同时,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影响糖友的血糖,快来看看自己有没有。 食 这些蔬菜不宜多 糖友每天要摄入1斤蔬菜,其中一半应该是深色蔬菜,有助于控糖预防并发症。 而冬季的食材没有那么丰富,常见的土豆、蒜薹、莲藕等属于高糖蔬菜(淀粉类蔬菜),这类菜不宜多吃,土豆、芋头等计入主食总量更科学。 @图片来源:摄图网 高糖蔬菜Top10(按100克可食部计) 名称 碳水化合物 鲜黄花菜 34.9克 玉米 22.8克 豌豆 21.2克 蚕豆 19.5克 土豆 17.8克 蒜薹 15.4克 芋头 12.7克 山药 12.4克 莲藕 11.5克 控制饮食巧搭配 冬季人的食欲更旺盛,糖友容易产生饥饿感,一不小心就吃多了。因此,冬季糖友尤其要注意控制饮食,避免大鱼大肉,能量超标,以下几个技巧不妨一试。 @图片来源:摄图网 1) 清淡饮食,多选择蒸、煮、炖等烹饪方法,少吃辛辣、油腻、重口味食物。 2) 饭前喝一碗清淡的蔬菜汤,除了控制摄食量外,还有助于补充水分。 3) 每天吃一些豆制品,不仅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相比肉类油脂含量低(大家可以选择中午吃肉,晚上吃豆制品) 动 运动时间要选对 因为气候原因,冬季糖友的运动量往往减少,仍然坚持运动糖友非常棒,然而运动时间一定要选对,否则运动和不运动一样,都会引起血糖飙升。 不宜清早运动:尤其避免空腹运动。清早太阳没有出来前,气温过低,容易引起应激反应,使得血糖升高,建议8点之后再运动。 天气不好不宜运动:如果有雾霾天气、雨雪天气时,不建议户外运动,遇到冻冰时,糖友尤其要防止跌倒。 衣着保暖不要忽视细节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而呼吸道感染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糖友运动要尤其注意保暖:运动时穿着要保暖且舒适,尤其不要忘记头和手部的保暖,记得戴好帽子和手套,尤其是运动后如果出汗,头部要避免吹风。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可以选择分层穿衣法,以便根据温度变化调整穿着,贴身衣物要纯棉吸汗的面料,准备好毛巾,运动后及时擦汗。 医 药物存放要当心 吃药打针已经成为不少糖友每日的必做功课,然而随着气温变化,药物存放也要当心。 防冻:药物不宜放置于室外(尤其是北方),避免因为气温过低导致药物失效。 防热:药品尤其是胰岛素等生物制剂,一定要远离暖气片等加热设备(尤其是平时习惯在窗台上放置日常物品的糖友,要及时转移),以免因为温度过高引起药物变性失效。 @图片来源:摄图网 测血糖的次数要加强 有的糖友在感觉不适时才测血糖,而实际上机体对血糖的变化并不敏感,尤其是老年糖友或者长病程糖友,因此,定期监测血糖很有必要。 冬日气温变动较大,除了大风雨雪天气明显降温外,室内和室外温差也大,加上生活习惯的改变,都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必要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所以说冬季要增加测血糖的次数。 护 取暖须防烫伤 为了御寒,冬季热水袋、暖宝宝又派上了用场,然而糖尿病人很多伴有神经病变,对温度不敏感,使用这种保暖设备可能发生烫伤(每年都有类似的事故发生),甚至引起足坏疽等严重后果,因此建议糖友尽量避免用这些方法取暖。 冬季热水泡脚水温不宜超过40度,可以用手腕去试水温,泡脚时间也不要超过30分钟。泡完脚记得用毛巾把脚擦干,特别是脚趾缝。 @图片来源:摄图网 谨防皮肤干燥 恼人的皮肤瘙痒在冬季发生概率更高,这与冬季天气干燥有关,由此引发神经性皮炎和湿疹让糖友痛苦不堪,影响睡眠和焦虑,导致血糖升高。糖友要做好以下事项预防皮肤干燥。 1) 预防皮肤干燥,每次擦护肤霜,特别是小腿及双足,以免破口、皲裂。 2) 秋冬每周洗浴不宜过勤,每周1-2次即可,选择中性护肤皂,浴后适量涂抹润肤霜。 3)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喝咖啡和浓茶,可减少皮肤相关不适。 4) 如果不幸出现瘙痒症状,避免搔抓,摩擦皮肤,以免引起溃破和感染。 内容转载自:诺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