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就不能吃水果?错!蔬菜水果乃长寿法宝,人人都要吃
吸烟危害健康,众所周知;然而不良饮食习惯也致命,却常常被忽视。 在2010年危害中国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顺位中,“低水果饮食”仅次于高血压和吸烟,位居前三!而不吃水果是很多人的常态,对于糖友来说,更是因为“甜”而不敢碰。此外,专家列举出来的不健康饮食排序中“低蔬菜饮食”也榜上有名 ! 水果和蔬菜竟有如此大的“威力”,吃不够关乎健康?答案是肯定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蔬菜水果一样重要,吃对了不仅带给您健康,还帮您控血糖,防并发症。今天就请专业营养师来讲讲怎么科学吃蔬果,健康人也值得一看。 Part1:水果怎么吃? 血糖控制尚可的糖友可以吃水果。(注:一般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尚可指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在7.5%以下) 1.吃多少? 建议每日吃200克左右,相当于自己拳头大小的1个水果。 2.何时吃? 避免餐后立即吃水果,建议两餐之间加餐吃。 3.怎么选?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评价食物如何影响血糖的概念。 血糖生成指数(GI): 反映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能力。GI≤55%为低GI食物,对血糖影响小。 戳这里,让你精通GI:2020年最新食物升血糖排行榜,1张表教你放心吃 那么,是不是说高GI的食物一点都不能吃,而低GI的食物就可以无限吃呢?错! 这里我们还要知道另外一个概念。 血糖负荷(GL): 是指100克重量的食物中可利用碳水化合物(克)与GI的乘积。 GL≥20为高GL食物,10-20为中GL食物,GL≤10为低GL食物。GL值越低对血糖影响越小。 这两者相辅相成。GI值是考量食物中“糖”对血糖的影响,GL值则将“吃多少”考虑进去,评价吃了不同的食物,不同的分量对血糖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举个例子,西瓜,它的GI值是72%,从GI值分类中属于高GI食物,很多糖友不敢吃,但是100克西瓜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高,GL值比苹果相当,所以一次吃200克,不会对血糖有很大的影响,血糖稳定的糖友可以放心食用。 都是200克水果的话,优先选择低GL值的水果,血糖更平稳。 温馨提醒: 食物代谢会存在个体化差异,因此,糖友吃不熟悉的水果时可以测一下血糖,以免血糖明显波动。 Part2:蔬菜怎么吃? 蔬菜为人体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糖友多吃菜可延缓餐后血糖上升,增加饱腹感。 1.吃多少? 每日蔬菜摄入量要达到500克,其中一半应为深色蔬菜。 2.怎么选? 这里将经常食用的蔬菜按照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相当的归为一类,不同种类之间按照重量可以相互替换,实现每日蔬菜摄入多样化。 举个例子,今天的你吃了500g的大白菜,你想第二天吃白萝卜,白萝卜就应该按400g来吃,他们所提供的三大产能营养素相当,也是一个快捷换算的方式。 表 等值蔬菜类食品交换表(克/生重) 种类 重量 种类 重量 大白菜、卷心菜、菠菜、油菜 500 白萝卜、青椒、茭白 400 韭菜、茴香、芦蒿、鸡毛菜 500 倭瓜、南瓜、菜花 350 芹菜、莴苣笋、油菜苔 500 鲜豇豆、扁豆、四季豆 250 西葫芦、西红柿、冬瓜、苦瓜 500 胡萝卜、蒜苗、洋葱 200 黄瓜、茄子、丝瓜、莴笋 500 山药、荸荠、藕、凉薯 150 芥蓝菜、瓢儿菜、塌棵菜 500 芋头 100 空心菜、苋菜、龙须菜 500 毛豆、鲜豌豆 70 绿豆芽、鲜蘑、水浸海带 500 百合 50 注:每份蔬菜类提供能量90kcal,碳水化合物17g,蛋白质5g,每份均为净食部含量。 此外,再安利一种简便选菜模式——3-2-1蔬菜模式,对蔬菜选择困难症的糖友非常实用。 全天3-2-1:是指全天可以摄入300克绿叶蔬菜、200克其他类别的蔬菜(不包括土豆、山药、南瓜、藕等) 以及100克菌藻类; 每餐3-2-1:中餐或晚餐可选择3两绿叶蔬菜、2两其他任意蔬菜及1两菌藻类食物。 3-2-1蔬菜模式符合糖尿病营养治疗原则,同时满足平衡膳食要求,方便记忆、操作简单,大家赶快学起来哦。 3.怎么做? 1)生吃优于烹调:烹调会增加油、盐摄入,能够生吃的蔬菜宜尽量生吃。 2)先洗后切:蔬菜切后再清洗会增加水溶维生素的丢失,因此蔬菜应先洗后切。 3)大火快炒:蔬菜中营养素遇热后易分解,大火快炒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营养素丢失。 小贴士: 不算“蔬菜”的菜,要注意! 再也不要把土豆、藕、山药、芋头当成蔬菜啦! 你的餐桌上是不是常常出现这样几道菜:芋儿烧鸡、莲藕排骨汤、炝炒土豆丝……,营养师要告诉你,这类根茎类蔬菜可不能多吃! 这类蔬菜与叶菜相比淀粉含量高,对血糖影响较大,吃它们的同时得减少部分主食的摄入,比如这餐吃了150克的藕就要少吃25克大米。 看完本文您有收获吗?学会水果“200”和蔬菜“321”模式让大家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希望糖友都能合理运用,健康控糖。 果蔬食用小口诀: 控制血糖是目标,定时定量得记好; 两餐之间加水果,GI、GL要参考; 三餐蔬菜不可少,食物交换要记牢; 均衡饮食餐餐要,健康生活伴你老。 本文作者:董文秀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 文章来源:糖尿病网 排版:糖护士-小宋 图片来源:摄图网、糖尿病网